中法百年留学历程,组图带你回顾→
发布时间:2024-06-22   来源:微言教育

  在纪念中法建交60周年之际,中法双方共同回顾整理留学交往历史,推出“中法百年留学及教育合作成果展”。跟教育小微一起来看“中法百年留学图片展”部分内容——

  在中法友好交往的历史长河中,教育交流占据着特殊地位。第二次鸦片战争后,中国大量引进西方科技成果。1866年清政府创办福建船政学堂,于1877年选派第一批学生赴法留学。

  陈庆平是第一个获得巴黎路桥学院学位的中国学生。王寿昌1885年在巴黎大学学习法律、法国文学。今年习近平主席访法,将1899年出版的《茶花女》首部中译版赠送给马克龙总统。此版正是王寿昌参与翻译的。

  辛亥革命后,中国赴法留学迎来第一次高潮。蔡元培、李石曾发起勤工俭学运动,鼓励青年赴法学习,以达教育救国之目的。在他们的努力下,1915、1916年相继在巴黎成立“留法勤工俭学会”和“华法教育会”。1919-1920年,共2000多名青年通过华法教育会前往法国勤工俭学。1919年3月,第一批勤工俭学生从上海出发。

  这场赴法留学潮造就了一批栋梁之才,如周恩来、邓小平,艺术家徐悲鸿、林风眠等。

  为进一步促进中法教育交流合作,北京中法大学和里昂中法大学先后成立。

  办学期间,两所大学培养了千余名学生。其中,131人获博士学位,60人获工程师文凭。如,中国放射化学奠基人郑大章曾跟随居里夫人学习,李治华,曾翻译《红楼梦》。

  法国是同新中国建交的第一个西方国家。两国建交后,中国再次开始向法国派出留学生。

  同期,法国也开始向中国派遣留学生,如法国首任汉语总督学白乐桑先生。

  1978年,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并扩大派遣留学生,法国是最主要的留学目的国之一。与此同时,两国高等院校也开启合作。1999年11月,同济大学与法国国立路桥学校成立中法工程和管理学院,为国内高校首所“中法学院”。

  进入21世纪,中法两国政府延续着对教育合作的高度重视。2023年11月,中国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在巴黎与法国高等教育和研究部部长西尔维·勒塔约举行会谈,双方一致同意要促进学生双向平衡流动。

  同年,中法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第六次会议在北京举行。双方邀请不同时期中法留学人员代表座谈,分享留学趣事、展望中法教育合作美好未来。

  今年五月,习近平主席访法期间宣布中方将推动未来3年法国来华留学生突破1万人,中法留学教育交流又将迎来新高潮。